close


中茶牌的老普洱茶行情持續看好~


     近來中國地區茶商陸續到台灣探尋,2003年以前的中茶牌普洱茶製品,因為大陸市塲至今仍然維持新茶即喝的習慣,即使購買時量大但也維持不到五年的時間,因此,2003年這個年代的普洱茶就可算是陳年普洱茶了,這也可能吻合現在大陸人民沒有儲蓄習慣的關係。


     2003年對於普洱茶的意義重大,十年也是普洱茶轉換的關鍵時刻,好壞就在此一博。另一個關鍵,就是以往中茶所屬的茶區或茶樹,都是國有最好的條件,保留地只有國營國有可以取材,普洱茶樹的樹齡八百年以上,也只有國營企業可以使用,私有茶商的【包養】茶樹樹齡均在八百年以下,但價位高昂只有少數有意願承包,因此,不是私製廠商所稱的中茶為灌木叢所製造,這些資訊隨著大陸找茶的腳步一一的被揭露。


     2003年開始,大陸官方針對企業改造,興起民營化之風,小投資的普洱茶商人,有鑒於普洱茶價格低廉,急於創造利益的緣故,大肆購買普洱茶茶菁,注重形象包裝及傳播效果,以單一茶菁為素材,大舉運回台灣興利。此時的台灣因早期都須經香港轉運,受到臭普洱的惡名影響,又台灣幾乎沒有充分的庫存量,因此,這些私製產商真的吃飽喝足利益驚人。然而十年光景已過,市塲卻出現極廉價的普洱茶製品,這印證了傳統工藝的重要性,更證明了私製的產品沒有保障的後遺症。


     從業經驗明顯的顯示老中茶的優渥條件非一般小廠可以比擬。記得早期生的普洱茶三年內沖泡出來,水質濃稠味道有霸氣,而且每塊製成品都有一定的水準,這跟普洱茶樹齡有直接的關係,因為樹大根就長驅直入地底,茶葉蘊含豐富元素表現在沖泡後的水質;反觀現在從大陸私製回台的普洱茶製品,沖泡起來真像【豆芽菜】淡而無味,這種現象難怪漸漸的又回來青睞中茶的老普洱。


     雲南省政府對於商業漸漸有了概念,對於機器設備的升級更換以及吸收資金的注入,不必再凡事都靠香港,媒體傳銷及公關交際也都有長足的進步,因此可以在2008年終獲中央劃定只有雲南十一州所產製的才可稱為普洱茶。目前普洱茶仍限定為飲料,但研究繼續在持行,將來會朝著醫藥用途發展,也就是在各省發展科技的同時,雲南省在中藥及普洱茶的加持下,很快的會見到生物科技的發表。



     前幾年大陸工業的興起,大紅印直接做了最好的橋樑,在業界這只是一種眾所皆知而不可說的秘密。近來大舉找茶之勢,是否意味有另一波的高潮,大家都在拭目以待!



    參考資料~


去年,李震到雲南收購了一些普洱茶葉,還請專業人士給壓了一張茶餅留作紀念,今年他準備再到昆明茶博會收茶做餅。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,李震建議消費者購買一些新普洱茶自己收藏,留做日後飲用,不要一味地跟風。下一步,他準備到雲南包養幾棵年齡在三百到八百歲的茶樹(八百年以上的茶樹國家不允許包養),留作自己制茶之用。來源:青海新聞網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敏峰茶莊 的頭像
    敏峰茶莊

    敏峰茶莊

    敏峰茶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1) 人氣()